1、经营酒类资质或酒类流通**
2、进出口权
注明:没有以上资质或者资质不全,可以用我司资质双抬头报关;个人进口全用我司资质;
国外提供以下资料:
1.**原产地证
2.**卫生证
3.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成分列表
4.灌装日期证明
5.原标标签样张3张
6.原标签中文翻译件
7.获奖、奖证及法定产区有关证明复印件及翻译件
还需提供:贸易合同、装箱单、fa piao、提单
啤酒进口清关流程:
1.货物海上漂的时候,办理好收发货人备案、中文标签以及国外单证(提前准备国外单证、如果有问题也能及时修改;提前工作一定要做好,否则会产生很多滞箱费、码头费的)
2.货物到港后,换取小提单(换单)
3.报检(报检过程需要审核中文标签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同时备案标签)
4.报关(海关电子审单、人工审单、海关审价、缴税、查验、放行)
5.将啤酒运至商检监管仓库,拆箱后,预约商检局抽样化验。
6.抽样化验合格后,贴上中文标签(仓库人员贴)
7.商检局人员检查标签无误,放行
8.将啤酒送到您的指定地点
9.商检部门出卫生证,即可进超市销售
到国外进口看起来像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不过要真正做好就不是件易事了,在进口代理过程中我们有很多东西是需要注意的,搞不好会导致食品被禁止进口的。
近年来,进出口业务中的风险帐甚至坏帐不断增加,不仅造成利息损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系数随之增大,这给外贸企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风险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笔者根据几年来进出口工作实践,就业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作一粗浅分析。
在进口业务方面,常见的风险有:
一、外方违约造成的风险。
卖方提供的产品规格、质量与合同规定不符,这是-常见的。针对这种违约所造成的风险,买方抵御的--办法,就是依据中国商检机构检验后提出的报告,立即向卖方提出索赔。
二、外贸代理的不规范运作造成的风险。
在进口业务中正规的外贸代理做法应该是外贸公司向用户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为此收取一定比例的代理费。而现在的实际做法是外贸公司为了揽货单尤其是自筹外汇,在同业竞争的压力下,一般只要求用户提供开证保证金,保证金外的余款由代理公司代垫等,拨交时再付。一旦因市场变化或企业效益不景气,会以种种借口推迟付款,或少付款甚至拒付,形成拖欠甚至血本无归。有时,即使用户是足额付款,信用证由外贸公司开出,一旦卖方违约,用户(委托人)往往要求外贸公司(被委托人)承担责任,形成利小风险大的局面。
三、卖方延迟交货或无货可供造成的风险。
延迟交货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卖方延误了交货日期。二是航次安排的不当。这种延迟和无货可供会给国内用户造成损失,用户会提出赔偿要求,这时代理方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避险方法。
四、卖方与用户串通欺骗代理。
国门开放后,出国做生意的人多了,内外勾结骗取国有外贸企业的丑闻时有发生。这种情况的发生原因是外贸企业轻信对方。二是对方无德无信。某些华人往往前一两笔生意很顺利,让你相信他守信用,一旦相信了他,再趁机欺骗你一把,然后就逃之夭夭了。